;

你被电话催眠了吗?

发布时间: 2020-06-29 15:37



你被电话催眠了吗?


新的研究揭示了智能手机使用的盲目性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与心理健康、发育、认知和社交能力差有关,但目前人们对导致沉迷于屏幕的机制知之甚少。


    除了领导有关智能手机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各种研究外,我和文化、思维和大脑实验室的同事们还研究了一系列对认知和意识的自动影响,如安慰剂效应、社会和文化对康复和催眠的影响。我们实验室的博士研究人员杰伊·奥尔森(Jay Olson)假设,催眠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可能具有共同的“自动”功能。根据奥尔森的预感,我们催眠641名学生,以衡量他们的暗示性,并测试他们的智能手机成瘾分数,以寻找可能的联系。奥尔森领导的这项研究于2020年6月发表在《精神病学前沿》杂志上。


    什么是催眠,与智能手机的使用有联系吗?


    广义地说,催眠是指一种非典型的注意力和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发的思考和行动被建议所绕过,也就是说,语言、视觉或其他刺激和线索,可以调节我们通常不能自愿控制的身体过程和感觉。催眠性是指人们对建议的反应倾向。与外向性或责任心一样,催眠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有些人很容易被催眠,有些人则不那么容易被催眠。奥尔森想知道,高度催眠的人是否也更容易使用有问题的智能手机。我想知道,那些高度接受社会影响的人(一些研究人员假设这一特征与催眠能力有关)也可能更容易患上智能手机瘾。


    我们发现了什么,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研究发现,催眠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有一个小而稳定的关联。换句话说,催眠性似乎可以适度地预测智能手机成瘾的严重程度。


    在几个月的过程中,同一程序的许多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它不太可能是假的。


    我们知道,许多人对手机上瘾,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过度使用手机,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令人惊讶的是,对于为什么人类如此容易上瘾智能手机,以及支撑这一现象的确切机制(认知、情感、行为)知之甚少。催眠和智能手机的使用似乎有着共同的特点,从自动查看通知、自动和无意识的滚动和浏览,以及失去时间和我们周围世界的轨迹。我们的研究结果不允许我们说智能手机是一种字面形式的催眠。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小的相关性,没有因果关系,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确认催眠特性是智能手机使用问题的几个预测因素之一。


    更广泛的影响?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能手机和屏幕成瘾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流行病学家们现在有一个明确的共识,那就是北美的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在过去十年中严重恶化。对这一令人震惊的现象的确切原因尚无定论。


    例如,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19年的一份报告称,2007年至2017年,10至24岁的美国人自杀率上升了56%,10至14岁的自杀率上升了近两倍(Curtin & Heron, 2019)。而辩论正在进行屏幕齿之间的潜在的因果关系和心理健康,大型调查发现了一个减少face-to-face-interaction联系密切,屏幕时间增加,抑郁症状,和suicidalilty青少年自2010年以来,即使在控制失业率等经济因素,而没有与心理健康(Twenge等,2018)。例如,一项2019年的研究发现,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每多一小时,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增加(Boers等人,2019年)。社交媒体上虚假信息的迅速传播和政治极化也越来越被认为是对我们社会的重大威胁(Hills, 2018)。


    总之,关于智能手机使用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干预途径有许多紧迫的问题。


    我们的研究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智能手机使用的非自愿性质,并针对智能手机使用的自动性制定保护和促进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或基于意识的干预)。


    令人惊讶的发现


    我们还惊讶地发现,蒙特利尔学生的手机成瘾率非常高。我们的平均水平高于西班牙、德国、瑞士、比利时、罗马尼亚和美国中西部的一些样本,但与土耳其和中国的青少年样本相似。我们还发现了性别差异:女性的智能手机成瘾率高于男性。总体而言,根据调查问卷作者的原始标准,51%的女性和39%的男性处于手机成瘾的高风险。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有问题的智能手机使用的行为干预研究应该集中在屏幕使用的自动和“无意识”方面。



samuel_paul_veissiere_ph.d._2.jpg

Samuel Veissière, Ph.D., is an anthropologist and cognitive scientist who studi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gnition, culture, and cooperative human behavior. He teaches at McGill University.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