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是「零代學生」?

發布時間: 2022-12-01 15:58




誰是「零代學生」?


審查美國高等教育在國際發展中的作用。


要點

  • 零代學生從普遍受暴力、貧困和創傷影響的環境移民到美國。

  • 零代學生必須從頭開始培養語言和文化技能,通常很少得到學院或大學的支持。

  • 許多零代學生生活在不穩定的移民身份中,經常面臨公然的歧視。


我經常被誤認為是「第一代學生」——在邁阿密大學,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最後在明尼蘇達大學。但是,我19歲時從也門移民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我沒有分享第一代美國學生的經歷。


我公開承諾要重新定義這個問題,稱自己和許多像我一樣的人為「零代學生」。我的理由不僅僅是個人的。美國高校的國際地位和財務狀況,以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狀況,可能取決於管理人員、教師和工作人員學習如何將第一代和第二代學生之間的這一關鍵區別融入他們的思想和實踐。


與第一代學生不同,許多零代學生從普遍受暴力、貧困和創傷影響的環境移民到美國。我們必須從頭開始培養基本的語言和文化技能,而我們的學院和大學往往很少提供支持。我們經常生活在不穩定的移民身份中,而且經常面臨公然的歧視。


通過幫助零世代學生發展知識基礎和專業網絡,美國高等教育可以直接支持其他國家教育、政治和經濟體系的健康發展。在美國學習完國際發展領域的課程和研究後,零代學生可以返回本國從事可持續發展。


當然,一些零代學生可能會留在美國,無論是出於選擇(即所謂的人才外流),還是出於環境原因,例如回國不再安全。然而,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有驚人數量的學生從事低工資、低技能的工作:國際觀察人士開始註意到美國高等教育的失敗。


例如,總部位於也門的哈德拉穆特基金會(HF)旨在通過向美國派遣最優秀的也門學生來加強國家發展,以便他們能夠返回也門,參與重建和現代化該國的基礎設施。‎ 2014年,HF資助了一批100多名學生前往美國學習,到2020年,這些學生中的大多數已經畢業。(我是其中之一。)


然而,我的團隊中有許多人沒有繼續追求高級學術學位或專業工作,20多人最終在阿拉伯民族餐館或加油站工作,這兩個地方一開始都不需要大學學位。因此,自2020年以來,HF每年都會大幅減少其贊助的學生數量。


為什麽一些零代學生在美國大學裏掙紮?


鬥爭有三個主要原因:語言、文化和哲學。


首先,我們是非英語母語人士,他們通常很難達到學術和專業工作所需的高水平的英語口語和書面流利程度。由於缺乏英語流利性,至少在美國的頭幾年,我們在獲得競爭激烈的學術和專業機會方面處於劣勢。


其次,作為我們出生的副產品,我們是美國文化的局外人,而美國文化往往與我們的本土文化大相徑庭。由於缺乏「本土」的觀點、技能和理解,我們常常難以建立必要的社會和文化資本,以取得卓越。


第三,我們在學術界的規範性知識邊界之外運作,因此我們在美國學術界的存在方式、行為方式和認識方式方面經歷了哲學上的緊張。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在美國學術界占主導地位的知識文化和話語氛圍中發揮作用


零世代學生與美國高等教育的雙贏


美國學院和大學可以通過區分零代學生和美國第一代學生,研究我們的特殊需求,並為我們提供適當的、與文化相關的支持,為我們提供巨大的服務。


但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做呢?


首先,美國的學院和大學每年招收大約100萬名國際學生,其中許多是零代學生,他們支付大量學費。然而,一些觀察人士擔心,美國的高等教育對國際學生來說是一個「逐漸消失的燈塔」。為零代學生提供平庸的服務只會加速這種下降,使數十億美元的學費收入面臨風險。


第二,作為負責照顧和發展年輕人的機構,我認為美國的學院和大學有道德義務幫助所有學生,尤其是那些童年時代飽受戰爭、創傷和貧困困擾的學生。我們的校園需要社會、情感和學術方面的支持,才能成功實現這種具有挑戰性的轉變。


第三,作為已經采取主動並找到勇氣離開家園前往美國的年輕人,零代學生正在學習彈性和機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經過適當開發和支持,將引導我們為知識的生產做出貢獻。認識到我們所帶來的,將促進多樣性的社會使命和學院對學術的承諾。


作為零代學生,我們是國際發展的先鋒。只要有合適的機會,我們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並在全世界的學術界、工作場所和公民生活中發揮關鍵作用。憑借強大的學術和專業技能,我們可以回到我們的國家,引領有意義、可持續和文化能力的發展。美國的學院和大學可以成為有意識的代理人,體現由零代學生實施的全球變革,他們為來到美國學習、貢獻和繁榮做出了巨大犧牲。他們現在必須致力於這一目標。




abdulrahman-bindamnan.jpeg

Abdulrahman Bindamnan is a Ph.D.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nd an ICGC scholar at the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for ‎Global Change.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