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聰明自戀者的關系策略

發布時間: 2023-09-01 12:43


最聰明自戀者的關系策略

最聰明的自戀者致力於自我提升,而不是貶低他人


要點

  • 自戀者試圖通過兩種策略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欽佩」和「競爭」

  • 自戀的欽佩包括自我提升;自戀的競爭包括貶低他人。

  • 研究表明,最聰明的自戀者不太可能采用自戀競爭的策略。


截屏2023-09-01 下午12.29.38.pngGignac和Zajenkowski在2023年7月出版的《個性與個體差異》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自大自戀者的智力越高,「自戀競爭」越低,「自戀欽佩」越高


在更深入地討論這項研究之前,讓我澄清一下什麽是浮誇自戀(與脆弱自戀),以及自戀崇拜和競爭這兩種策略。


脆弱和自大自戀


自戀的人會自我專註,覺得自己有資格,並從事操縱行為。刻板印象中的自戀者也高度自信、自信、厚臉皮和傲慢——這些特征與研究人員所說的浮誇自戀有關。


相比之下,脆弱的自戀與自卑或脆弱的自尊、薄皮防禦、社交孤立、不足感以及體驗負面情緒(焦慮、抑郁、羞恥、偏執)的傾向有關。

Gignac和Zajenkowski的調查集中在浮誇的自戀上。


自戀崇拜與競爭模型


如前所述,浮誇的自戀者感到自我重要和傲慢。但他們是如何產生並保持這種膨脹的自我意識的呢?他們是如何獲得高社會地位的?


根據自戀崇拜和競爭模型,有兩種策略:


  1. 自戀崇拜:這種策略指的是自戀的代理人一面。它包括通過自我提升和自我提升來獲得欽佩。有些例子是穿著時髦的名牌服裝,誇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表現得自信迷人,娛樂他人。

  2. 自戀對抗:這種策略指的是自戀的對抗性自我防禦的一面。當自我提升和自我提升不能帶來地位提升時,自戀者往往會試圖破壞競爭對手的地位。這可能包括使用言語虐待(如嘲笑、侮辱)、情感虐待(如情感勒索、煤氣燈、欺淩),甚至身體暴力。


智力與自戀崇拜/競爭的關系


下面詳細介紹的研究旨在確定這兩種策略的使用是否受到自戀者資源的影響,特別是他們的智力。為什麽是智力?

因為更聰明的自戀者更有可能取得成就和成功,這可以減少貶低他人對自己生活感覺良好的必要性。


此外,智商較高的自戀者可能對自戀競爭的負面社會後果(如頻繁的社會沖突、失去人氣)有更大的自我意識和理解。

就像聰明的精神病患者一樣,聰明的自戀者可能會有效地扮演任何必要的角色,比如合作、友好、有同理心、認同或寬容的人,以實現他們的受歡迎程度、權力和地位目標。


研究


樣本:422名參與者;主要是大學生;58%為女性;平均年齡20歲(17至35歲)。


措施


  • 自戀狂:用自戀崇拜和競爭問卷進行評估。例如,「我向別人展示我有多特別」、「我以自己的傑出貢獻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和「當別人不如我時,我很享受。」

  • 客觀智力:通過折紙測試、Baddeley 3分鐘推理測試和同義詞測試來衡量。

  • 主觀智力:使用自我報告智力問卷進行評估。采用了「百分位數指標法」,「通過該方法定義/描述認知智力和百分位數,參與者選擇從1到100的值(滑動量表)來反映他們的自我評估智力。」


聰明的自戀者會少利用自戀的競爭嗎?


截屏2023-09-01 下午12.30.19.png結果表明,自戀型的欽佩和競爭是相關的。主觀和客觀的智力測量對這種相關性起到了負調節作用。


更重要的是,數據分析表明,真正的智力(而不是主觀評估的智力)降低了自戀競爭的可能性。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只有實際的智力才能與積極的社會結果聯系在一起,比如更好的人際關系運作、出色的工作表現和更高的學術成就。


作者指出,考慮到智力和積極的生活結果之間的聯系,聰明的自戀者更有可能「過著……與他們膨脹的自我觀一致的生活。」而不那麽聰明的自大自戀者可能會「為了保持膨脹的自己觀(即自戀競爭),而將削弱他人作為自我防禦。」


事實上,「自戀的欽佩和競爭之間的正相關可能會在智商約為115至120的情況下降至接近零(r<0.10)。」


從長遠來看,90到110的智商被認為是平均水平,而高於120的智商通常被歸類為非常高或優越。大約十分之一的人智商在120或更高。


結論


總之,研究結果表明,在自大自戀者中,更高的智力可能會減少自戀競爭的發展。這可能是由於不同的機製造成的:

更高的地位和生活成就


更多地意識到自戀競爭的後果


這意味著智商較高的自戀者可能不像他們在社交活動中表現的那樣無私、富有同情心、善良或成熟。聰明的自戀者可能更成功,因此生活更快樂,這將避免貶低他人的必要性。他們可能更註意那些從長遠來看最能獲得地位和受歡迎程度的社會策略。






arash_0.jpeg

Arash Emamzadeh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 Canada, where he studied genetics and psychology. He has also done graduate work in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in U.S.

psychology today